過年,家家戶戶都要貼對子,也就是春聯。現在都是把字寫在紅紙上,然後貼在門上,可是古時候,對子不是用紙寫的,而是用兩塊長約五,六寸,寬約三,四寸的桃木板掛在門上,因此叫“桃符”。

這個“符”字,是表示有兩個;從前如果要立個可以憑信的證物,大多是在竹板上刻上字,然後把竹板劈開,雙方各拿一半,以後要作憑據時,只要兩塊竹板合得起來,就可以憑信了,現在所說的“符合”,就是由此演變來的。

為什麼要用桃木來作?據說桃木可以辟邪。而“神茶”,“鬱壘”(在這兒,這兩個字應該讀音為“伸舒”,“佛律”)相傳又是在東海度朔山上管理桃林鬼門的神將,因此人們在桃木板上分別畫上他們的畫像,或是寫上他們的名字,以求能鎮壓魔鬼。

至於桃符如何演變成寫春聯,有人認為是由五代的後蜀君孟昶開始的,到了宋朝,民間也有春聯了。

明朝,明太祖特別提倡貼春聯,甚至下令全國,在除夕必須貼春聯,他還會親自出巡,看看誰家的對子作得好。如果遇到沒有貼對子的人家,他會問明原由,興之所致,還會當場寫春聯,送給那戶人家。

從前有個叫解縉的孩子,很聰明,鄰居們都叫他“神童”,過年了,他父親叫他寫付對子,他抬頭看到王府的花園,雖然花木都凋謝了,但花園堛漲豸升長得很茂盛,於是他就提筆寫了:“門對千竿竹,家藏萬卷書。”

這付對子貼出去後,王府的人看到,覺得他口氣太大了,就叫傭人把竹子剪短一半,讓解縉一家子,看不到竹子,解縉一看,就提筆在對子下邊,一邊加了個“短”字,一邊加了個“長”字,這樣就成了:“門對千竿竹短,家藏萬卷書長。”

王府的人一看,解縉的對子,不但沒有改,而且還加了兩個字,一氣之下,就又叫傭人們把竹子全砍光了。解縉不慌不忙,又在對子下面再加兩個字,一邊是“無”,一邊是“有”,這樣就成了:“門對千竿竹短無,家藏萬卷書長有。”

一般說來,對子的內容,不外是祝頌,或給人一個希望,如:“忠厚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。”,“國恩家慶,人壽年豐。”但也有趣味而變化多端的對子,據說西湖的花神廟,有一對聯,寫的是:“紫紫紅紅,處處鶯鶯燕燕,風風雨雨,年年幕幕朝朝。”把花神描述得好極了,更妙的是,這付對子還可倒過來念,“燕燕鶯鶯處處,紅紅紫紫,朝朝暮暮年年,雨雨風風。”

今年是虎年,快過年了,在這兒,也選兩付與虎有關的對聯應景:“虎躍龍騰生紫氣,風調雨順兆豐年。”,“龍騰虎躍人間樂,鳥語花香天下春。”怎麼樣?你要不要也寫付對子。(劉學慧╱整理)

 

人間福報 2010020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常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