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施彥卿/成大醫院精神部社工師】
2010.01.19 02:45 am
 

小萍問我,今天想要先單獨跟我聊一下,「可以讓媽媽先在外面等等嗎?」

進了家族治療室,小萍一股鑽進沙發椅裡,舒服地嘆了一口氣,「謝謝妳,終於可以清靜一下了!」

每周二上午,我有機會見到這對母女,聽她們說的故事,嘗試貼近她們內心的感受。一邊是一個辛苦的母親;一邊是一個辛苦的女兒,重要的是,她們同時也各自是一個需要被了解和疼愛的小孩。

母親面對的是小萍父親的突然離開,沒有預警,也來不及心理準備,她的世界彷彿天塌下來;內心希望小萍可以理解:為什麼媽媽時常哭泣?為什麼媽媽生氣起來,像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?為什麼爸爸對媽媽如此重要?

但是,母親表現出來的卻是不斷地批評和指責,認為小萍置身世外,只顧著自己去網咖,不懂得體諒母親的苦心。

一場接著一場的戰爭不斷上演,小萍在家中根本沒有任何發言權,偶而反駁幾句,換來母親歇斯底里的聲音,不過這些停不下來的指責,已經起不了任何作用。

簡單的「聽」和「說」,是溝通中相當重要的因素。無法有效溝通的原因,時常是我們的習慣,還沒聽完對方的話就打斷,從過去挫折的溝通經驗遽下結論,知道對方一定是又要說什麼;所以,一方開始批評,一方自然閉上嘴巴,溝通往往進行了一半就停止,留下的是被錯誤截取的訊息,和被誤解的感受。

因此,如何讓兩個人可以坐下來,好好把話說完,說清楚,把話聽完,聽清楚,已經成為治療的目標,這在許多的家庭中,居然是一個不可能出現的畫面。我們需要共同從事一些新的練習,包括訂立雙方可以接受的約定,包括使用什麼時間溝通?甚至避免什麼時間溝通?在什麼地方進行溝通?

另外,練習過程中,雙方必須嘗試去看到自己內在的感受,察覺過去言行矛盾之處,小萍的母親心裡明明想的是:「我需要妳的關心!」說出來的卻是:「為什麼妳這麼不懂事?」小萍心裡想的是:「爸爸走了,我也很痛苦!」說出來的卻是:「妳可不可以不要像瘋了一樣?」若我們無法把自己的感覺說清楚,要求對方的理解,會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,而面對的是期待持續落空的失落,久而久之,雙方的挫折可想而知。

幾個月的練習後,當小萍發現媽媽沒有那麼咄咄逼人時,媽媽也發現兩個人的氣氛「沒有那麼僵了!」

望著她們離開治療室的背影,我清楚學習到,改變是兩個人互動的結果,絕對不只是任何一個人的努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常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